小雪的傳統(tǒng)風俗有腌臘味、吃糍粑、曬魚干、吃刨湯、腌菜、收集雪水、釀酒等。
1、腌臘味
民間有:“冬臘風腌,蓄以御冬”的習俗。小雪時節(jié)氣溫急劇下降,天氣變得干燥,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。一些農(nóng)家開始動手做香腸、臘肉,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(tǒng)方法儲備起來,等到春節(jié)時正好享受美食。
2、吃糍粑
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,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(qū)流行的美食。古時,糍粑是南方地區(qū)傳統(tǒng)的節(jié)日祭品,最早是農(nóng)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。有俗語“十月朝,糍粑祿祿燒”,就是指的祭祀事件。
3、曬魚干
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、儲存乾糧。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,另外還有旗魚、沙魚等。臺灣俗諺:十月豆,肥到不見頭,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,到了農(nóng)歷十月可以捕到“豆仔魚”。
4、吃刨湯
小雪前后,土家族,開始了一年一度的“殺年豬,迎新年”民俗活動,吃“刨湯”,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,在“殺年豬,迎新年”民俗活動中,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,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“刨湯”。
5、腌菜
老南京有句俗語,“小雪腌菜,大雪腌肉”。過去受條件所限,冬天新鮮蔬菜很少,價格也貴,因此大家習慣于在小雪前后腌菜,冬天就靠著這些腌制食品下飯。
6、收集雪水
在有些地方,如果小雪節(jié)氣這天下雪了,會收集雪水,裝在一個瓷器里,認為雪水可以治療火瘡、熱毒。當然,這只是民間的一種傳說。
7、釀酒
《詩經(jīng)·國風》中說:“十月獲稻,此為春酒,以介眉壽。”古時釀酒多在剛?cè)攵臅r候,也就是小雪前后。這個時期秋收剛剛結(jié)束,先人們手頭糧食相對富裕。同時,在古代社會,飲酒除了具有現(xiàn)今這種娛樂的作用之外,很多時候還是祭祀儀式的一部分,屬于禮的范疇。而時至歲末,正是各種祭祀活動的高峰期,對酒的需求也就很大。
這種初冬釀酒的習俗,一直延續(xù)到近現(xiàn)代。比如浙江安吉等地區(qū),人們至今仍然習慣于在入冬之后釀制林酒,當?shù)厝朔Q為“過年酒”。平湖一帶農(nóng)歷十月上旬釀酒儲存,稱為“十月白”,也有用白面做酒曲,用白米、泉水釀酒的,稱為“三白酒”。入春之后可以在酒里面加上一點桃花瓣,稱為桃花酒。浙江長興地區(qū)民俗在小雪當天釀酒,稱之為“小雪酒”,據(jù)說是因為小雪時節(jié),泉水特別的清澈的緣故。